1、產地環境生態環境良好,水質優良,無有毒有害氣體,周圍無工業“三廢”、禽畜舍、垃圾(糞便)場、各種污水及其他污染源(如大量揚灰的水泥廠、石灰廠等),并且遠離醫院,盡可能避開學校、公共場所和居民住宅區。
2、 場地布局:生產區料場、制種、發菌及出菇區銜接合理。可分為堆料場、倉庫、滅菌區、培養區、栽培區等。還應防止因菇場培養料堆制發酵及廢棄物處理對周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
3、 原料的儲藏場地必須具有一定的隔離條件,不許接觸或混雜有害物質。
4、 菌種培養區按100立方米空間,配3匹冷暖空調2臺,溫度控制在22~25℃之間,濕度控制在60%以下。
5、 菇房選擇陰涼、通風良好、磚混結構的房屋;宜坐北朝南,具有保溫、保濕和空氣交換功能;菇房的內墻和房頂宜用6厘米厚的擠塑泡沫保溫板粘貼,增強保溫能力;制冷要求安裝制冷機,制冷機的風機處安排兩個大小為0.3米×0.3米的窗口,每個窗口安裝一臺排氣風窗。
6、保鮮庫:存放5000公斤鮮菇需80立方米庫容的庫房,配7.5匹壓縮機,DD60冷凝器各一套,庫板采用聚胺酯板拼成,要求庫溫保證在0至4℃之間。